创业之家整理李登海人物事迹 演讲题目 李登海:玉米“种在心上” 使命扛在肩上,希望对您的创业事业有所帮助,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创业相关文章李登海人物事迹 演讲题目 李登海:玉米“种在心上” 使命扛在肩上吧。
尽管李登海创立了一家知名的种业上市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但与他交谈你会发现,他根本不会谈起公司市值、股市行情、营销策略等等,而是三句话离不开玉米;
尽管身家数十亿,几次登上福布斯、胡润富豪榜,但走近李登海你会发现,他和家人甚至没穿过什么名牌衣服,整天一身工作服、一双解放鞋,他本人兜里甚至常年都不装个出门理发的钱;
尽管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并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年科技先锋、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等众多“头衔”,但只需与李登海说几句话你便知道,他是一位非常“本色”的农民,一年当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地里忙碌,育种、播种、收种一样不落地全部参与;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办事处后邓村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近距离了解“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的创业故事和他书写的人生传奇。
他对财富无感 只把玉米“种心上”
9月10日,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李登海面色黝黑,因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且近期仍然坚持下地干活,他走路的步子很缓慢。
两年前,李登海卸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获聘名誉董事长,退居幕后。他在提交给独立董事的《声明》中说,这是“为了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创新和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攻关工作”。
“外界都说我身家多少亿,实际上我对这个一点概念都没有。”李登海说。从1966年他初中毕业后回村里参加劳动,到1972年立志为国开创玉米高产道路,到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至今,他心里从来没有想过要赚钱,要赚多少钱。
目前,全世界只有两家公司连续多年进行玉米高产攻关探索,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始于1926年),另外一个就是登海种业。李登海坦言,他做公司、做企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科研经费。他本人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育种研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种子销售等企业管理上。
时光回到1972年春天,李登海获得一份我国农业专家1970年赴美国考察农业的考察报告,报告中特别介绍了美国先锋公司总裁华莱士先生是一个农民,他创建了美国专业搞杂交玉米种子产业的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并创出美国的玉米最高产量纪录——每亩2500多斤。这对李登海震动很大。当时本地的产量一般才在200-300斤,而美国的最高产量是他家乡产量的8-10倍。
1949年出生的李登海笃信毛主席的一句话:“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便是在1972年,23岁的后邓村农科队队长李登海立下了毕生的志向:开创高产玉米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从那时起到现在,43年间,李登海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一次创造我国春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他还带领科研团队,在山东莱州小麦高产达到600公斤的102.6亩的高产地块上,麦收后夏直播“登海618”,创下了亩产1151.65公斤的百亩丰产方全国高产纪录,为夏玉米区玉米高产树立了样板。同时也实现了一年两季亩产达到3500斤,每公顷生产粮食26.25吨,一亩地可以养活4.5个人的高产目标。而在过去,每亩地只能养活1个人。
“玉米高产从这里走向全国”“紧凑型玉米从这里走向全国”“超级玉米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在登海种业6号试验田,刻有以上字样的三块石碑高高耸立,书写着登海种业的宏伟愿景。碑座上写着的,则是李登海数十年来在玉米高产领域不断攀登的情怀所在:为了国家我们继续努力、为了国家我们继续探索、为了国家我们持续创新。
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收获的是一家人的希望。李登海却把玉米种在了“心”上,寄托着的是他毕生的情怀。
今年李登海66岁,一般人在这个年龄已经颐养天年了,但他仍然奔忙在科研和育种一线。他说:“我的前半生,所培育的高产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下半生,争取超级玉米能为国家再增产1000亿公斤!”
他怕时间来不及 一年总当三年用
如果要给李登海的工作排个“时间表”,那也只能排“玉米时间”。他现在育种的地方有海南、莱州、广西、黑龙江等。根据这几个地方的气侯条件,进行种子杂交试验。他的“时间表”,也跟随着玉米的生长时间来。
李登海开始赴海南育种是1978年。他告诉记者,由于海南气侯特点,农作物一年三熟,在海南育种一年,就相当于在莱州三年。为了加快育种速度,1978年10月,他带队到海南进行加代育种。
登海种业迄今还保留着一张当年在海南拍的照片。照片的背景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头戴草帽的李登海和一个脸色黝黑的汉子站在窝棚前,共同扯着写有“风摇楼“几个大字的一幅书法作品。原来,这是他们创业初期在海南陵水塔起的看护育种的棚子,风一吹一摇动,育种人员便幽默而乐观地称其为“风摇楼”。
事实上,住在“风摇楼”并不是当时最苦的事。海南育种初期,在荔枝沟落笔洞他们自己砍柴做饭,吃的是从家乡带的干萝卜丝,住的是茅草房,睡的是铺着稻草的木板床,点的是煤油灯。有时候蚊子咬得实在受不住,李登海和育种人员就头脚各裹一条麻袋,这么“对付”着过了一夜又一夜。
由于春节时正赶上海南玉米授粉的季节,李登海从1978年至今,37年没有回乡过一个春节。37年间时光飞逝,李登海正如歌里所唱:“多年漂泊,日夜餐风露宿,为了理想宁愿忍受寂寞,饮尽这份孤独……”
从故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李登海硬把37年过成了111年,也在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
他不断进行高产攻关,为我国杂交玉米找到了高产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玉米高产创建和产量的提升,创建了百亩丰产方1亩地可以养活4.5个人的高产样板,为解决我国人多地少需要提高单产的国家难题做出了贡献;
他持续进行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实践,从1978年至今37年115代的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品种的选育,在不同时期,在全国都是第一个率先育出了突破7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到突破1400公斤的夏玉米和突破1500公斤春玉米五代紧凑型玉米高产品种,累计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他成为了我国在种子产业化方面的第一个改革创新的开拓者。1985年,李登海在我国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比农业部1995年提出的育繁推一体化的改革要求整整提前了10年。2005年,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李登海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南袁(隆平)北李(登海)”于2005年,同时荣获亚太47个国家和地区种子协会特别贡献奖。
他不曾开口向国家要一分钱 却自设基金奖励农业科研
在科研育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李登海曾遭遇挫折无数。43年来,他曾八九次遇到玉米灌浆期天气恶劣,研究成果毁于一旦,欲哭无泪;也曾无数次因为科研上的“瓶颈”而一筹莫展,深夜难眠……最痛苦和困惑的时候,他选择去中国革命的光辉起点——井岗山,在那里再次凝聚起创新创业的勇气与豪情。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话——中国人民有志气, 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开创高产玉米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理想,李登海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自费搞科研。他靠借来的2万元钱,成立了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后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营农科院,后来成立了莱州登海种业集团公司、再到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财富,却从未向国家张口要过一分科研经费。
那年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长期不分昼夜的劳作,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使李登海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脏病,他先后因痔疮动过5次手术,因心脏病多次住院。1991年7月,李登海桥脑部位突发脑血管梗塞,造成身体左侧麻木偏瘫,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渐渐恢复健康。即便在住院期间,李登海仍是天天挂念玉米高产攻关田和几万份研究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材料,每天都询问和指挥科研工作。
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还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李登海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地被其他机构和科研院所“窃取”并用于进一步研发,李登海向来都不追究。他乐于看到更多的人致力于农业科研,只要是为农业好、为农民好,他便没啥怨言。
然而如今,全国农业大学学农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对此李登海感到很忧虑。为了鼓励年轻人学习农业,登海种业连续七年来,累计拿出了800多万元资金,奖励和资助10所农业大学学农的大学生。面对亿元身价和资产,李登海准备设立“李登海科学创新基金”,为农业科研提供资金保障。
李登海一直告诉登海种业高层,登海种业不只是一个产业化的民族种业公司,更要在做好种业发展,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继续高举“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旗帜,为解决“中国人多地少需要提高粮食单产”的这个国家难题,继续努力探索、开拓创新,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对亲人有憾无悔 愿儿孙扎根“玉米地”?
在登海种业的展厅里,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上是青年时期的李登海对着书本研究玉米,老母亲带着慈爱的笑容,左手端着一碗面条,右手拿着筷子站在他的旁边……
李登海的创业伙伴、现任登海种业董事长毛丽华告诉记者,李登海能在玉米科研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首要前提就是母亲的支持。
李登海少年时期就饱尝生活的艰辛。解放前,父亲为生计闯了关东,是母亲织鱼网、编草辫供他读完中学。李登海经历过三年大饥荒,知道挨饿的滋味。幼时的他只有一个愿望:将来一定要好好种地,多打粮食,让母亲和乡亲们都吃饱饭。搞玉米科研后,李登海的愿望变成了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做贡献。
可是“创业艰难百战多”,搞育种首先得有地。没有地的李登海只好咬咬牙,去求身为“城里人”的母亲:“把您老的户口迁回村里吧,能分一块地。”深明大义的母亲答应了。老母亲虽然不识字,却坚信儿子做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自从1978年下海南育种,李登海没有陪母亲过过一个春节。老母亲90岁那年,李登海的妻子带着母亲和儿子去海南,一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
而说起儿子,李登海的妻子张永慧总是忍不住泪湿眼眶。由于她和李登海长年在外育种,儿子一年也见不了他们夫妻俩几面。总是奶奶带着在老家。很多个早起乘车离村去海南的清晨,李登海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领着还没有完全睡醒的孩子,陪他们夫妻俩在路边等大巴车……因为和父母很少相见,儿子在成年以前甚至连“爸爸”“妈妈”也叫不出口。
如今,李登海的儿子李旭华已成为登海种业的中级农艺师,跟着父亲做科研育种工作。李登海的孙子已经上小学。孙子放假时,李登海也总是带他到玉米田,向他讲解玉米的有关知识……
除了老母亲去世时流泪,李登海几乎不曾流露自己的感情。或许是因为“隔代亲”,李登海带小孙子在玉米地时总是有更多的笑容。
对于老母亲、对于儿子,李登海都有不少遗憾,但却从不后悔,他希望儿孙辈也能扎根“玉米地”, 继承“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事业,为了国家努力拼搏,开拓创新,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以上就是关于创业之家文章李登海人物事迹 演讲题目 李登海:玉米“种在心上” 使命扛在肩上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创业成功。
tags:李登海人物事迹 演讲题目 李登海杀人案件